五年制高职
五年制高职,是指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也称五年制大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前三学年为普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后两学年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毕业生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毕业生就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概念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主要分为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制两种教学模式。 三二分段制学生需在中职学习阶段参加"三二分段"中职接高职统一转段选拔考试,成绩合格者升入对接的高职院校完成两年专科学习,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院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学信网电子注册信息中心注册,考生特征填"三二分段"。如不合格者,按普通中职毕业生处理。 五年一贯制高职通常由市级教育局统一一次办理录取手续,录取后在同一所高职学校就读,前三年按照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习语文、数学、
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等文化课与相关专业课;后两年纳入普通高等教育管理范畴,开设专科层次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同时也提出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第三学年结束学校不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五年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院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修业年限注明"五年一贯"字样,电子注册信息中考生特征写"五年一贯制高职"。
概况 1985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五年制高职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五年制高职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欢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五年制高职也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2002年3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教职成〔2002〕2号)。
办学模式
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独立举办的五年制高职,前三年学费、住宿费标准按全日制普通职业中专收费标准执行,后两年执行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收费标准。 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进行分段培养的,前三年学费、住宿费标准按全日制普通职业中专收费标准执行。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仍在中职层次的学校上课的,收费标准继续按全日制普通中职收费标准执行;后两年在高等职业学校举办的,其学费、住宿费标准分别按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收费标准执行。上述收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执行单位要使用
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所收费用按财务隶属关系缴入同级财政专户,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核拨。收费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收费单位在收费前,应按规定到同级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按时接受年度检验,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并自觉接受物价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新增9个专业,读高职有了更多选择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
氢能技术应用、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跨境电子商务、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葡萄酒营销与服务、
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
陵园服务与管理等六大类9个专业增补进入高职专业目录,从2020年起执行。
为什么要设置这些新专业?
相关人才如何培养?
就业前景怎么样?
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介绍,新增专业都是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涌现出来的新需求、新业态,由高等职业学校及相关行指委提出增补专业建议,经过初评、专家评议和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等程序最终确定的。
为满足2022年冬奥会的需求,响应国家《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冬季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目标,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申报冰雪设置运维与管理专业。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在体育类设立冰雪设施管理与经营专业,汇聚相关院校和冰雪产业力量共同确立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打造高水平课程,精准服务冰雪产业,是保证冰雪产业人才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高铁网,但相关铁路高职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的线路工、桥隧工、信号工、接触网工培养维修人员,教学内容与高铁综合维修需求相差较远。”
全国铁道行指委提出开设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专业的建议。
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此次公布的新专业中,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和面向新能源燃料电池生产的氢能技术应用专业。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高层、中层和低层的人才都有大量的社会需求,且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如果将能够把人工智能理论模型技术化的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设定为1,那么其上层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所占的比例为0.01,而人工智能产业实用人才的需求比例则为100,而后者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
灵敏反应市场就业前景乐观
记者注意到,研学旅行、跨境电商、陵园服务、葡萄酒营销等也成为高职专业。那么这些专业的设置依据是什么呢?
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邓青表示,自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两年多来,中小学研学旅行参与率呈显著增长态势,但目前研学旅行带队老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
导游。中小学教师大多是单科教学,缺乏跨学科能力,不太懂户外,不擅长安排吃住行等环节。而导游大多对教学方法、认知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缺乏教育情怀,大多停留在生活老师或服务员角色,在“学”的层面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研学行业急需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照标准培养相应人才,逐步将研学人才培养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开设研学旅行相关专业正逢其时。”邓青说。
类似的还有跨境
电子商务专业。该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指出,“虽然目前设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很多,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较强,单一专业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在跨境电商专业的描述中,增加了“了解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经济、地理、有关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及交易习惯”“掌握
国际商务礼仪”等要求。
市场需求带来就业前景,不仅催生了研学旅行、跨境电商这样的交叉专业,过去冷门、小众的职业也开始走入校园。
“每年至少需要5000至1万名以上的经过专业培养的高素质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加入。”湖南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国内50多家陵园和公墓企业进行调研后,申报了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据介绍,目前,国内仅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开设相近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约600人。随着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高素质陵园和公墓从业者成为行业急需人才。
“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提出开设葡萄酒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建议,“国内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集中于葡萄酒的‘前端’,即葡萄种植、养护、葡萄园管理、葡萄酒酿造等,缺少‘后端’,即葡萄酒的品鉴、服务、营销等。”新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高级侍酒师、高星级酒店酒水经理、高级餐厅经理、酒吧管理者、酒窖管理者、酒庄营销经理等。
学校人才培养已有前期探索
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市场反应灵敏度高,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优势。据了解,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前期探索。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指出,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可以依托原有的“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及“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相关专业,进行二次延展建设。2018
年 1 月,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有 270 所高职院校获批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388
所;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 55 所。据了解,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依托相关专业,从2017 年开始探索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苏州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近年来陆续建立,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超过 3.1
万家,学校先后与阿里巴巴网络公司、百安居建材公司等十余家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并作为主要参与方完成了全国电商行指委《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南(2018)》的制定工作,为开设新专业奠定了基础。
据教育部职成司教学与教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定“高职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增补一次专业”,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常态。自2016年以来,教育部持续发布高职专业目录增补专业。其中,2016年新增专业13个、2017年6个、2018年3个、2019年9个。

飞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