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

2024-05-14 15:07:57 | 潜力网

今天潜力网小编整理了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

民办专科院校毕业只能进入民办本科院校?

1 如何做好志愿定位

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过程。体现在志愿表上,是有层次、喜好、冷热等差异的。考生或家长在进行选择之前,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最低目标,就是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选项都应该服从这个最低目标,而不应该与之产生冲突。

对不同考生而言,最低目标是不同的。有的家庭只想“有学上就行”,有的则认为“总得读个本科”。制订最低目标要考虑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等,影响实现最低目标的因素则包括目标定位是否合理、选报志愿是否正确以及今年全省考生志愿流向是否符合一般规律等等。

确定最低目标如同登梯,可以一层一层往上走。例如将最低目标定为“上大学”,往上走则可以提升到“上本科”、“上本科重点”等;如果将最低目标定为“进入本科”,则可以依次往上设定“在南京读本科”、“在南京本科院校学热门专业”等等。在“哪一层阶梯”上确定考生的最低目标,就要依据上述条件。

做好志愿定位的要点:是选项服从最低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服从选项。例如某考生510分,其最低目标定为“本科”。他既可以用“资格线”达线的身份选报本二院校,也可以等待其后的民办本科。但是该生又表示:民办不读。那岂不是自己和自己作对?能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将最低目标调高为“公办本科”,一是不放弃民办本科服从最低目标。

2 各批院校志愿如何选择
填报志愿和院校录取都是分批次进行的,有很多考生面临着选报什么批次院校的困惑。

例如在本一省控线上的考生,本一批次有望进入院校但无望选择专业;本二院校则有望同时满足院校和专业志愿,怎么选?再如达到本二省控线的考生,是从本二公办院校中不挑不拣地走呢,还是在本三选报一个心仪的院校?同样,在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之间,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公办计划之间,都会出现选什么的问题。

由于考生的价值取向各异,所以选择点不同。大致有几个方面应该考虑到:一是志愿的起点,即考生志愿定位或最低目标;二是上下批次院校志愿的承接;三是转向以扩大选择视野;四是在诸多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

如何在各批院校中做选择,其实就是个承接问题。例如某考生成绩超本一、但志愿重心在本二,那么不妨将本一志愿稍调高些,能走掉不后悔,走不掉还有本二。如果考生的成绩在本二院校处于弱势、但志愿目标又较高,那就考虑本二和本三民办院校的选项。如果不选本三,则应该尽量在本二批次走掉,并降低志愿目标以求保险;如果看重本三,则可以调高本二。

需要提醒的是:往年有不少本三达线考生放弃民办本科,执意报考专一。其考虑是以较小的投资先行进入专一,然后通过“专转本”进入本科。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办本科报考率较低而公办专科火爆、投档线反超本科。但是今年江苏“专转本”政策调整,今后“专转本”只能转入民办独立学院。这一改变会不会对今年民办本科以及公办专科的报考态势产生微妙影响,现在还未可知。但是放弃民办本科指望“专转本”的考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3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

要不要选报民办本科?这还得回到考生的定位上去看。如果考生的最低目标是“上本科”,那应该知道本科计划包含民办本科。有的考生定位是读本科,但是非南京院校不读、非公办本科不读,其实是自相矛盾。很多人关注今年有多少所院校、招多少人、高考录取率是多少,但是加上考生自己所设的限制,这些数字就变得虚了。假如非南京不读、非公办不读,那对该生而言就不是数百所院校招生、而只剩寥寥几所院校了,70%的录取率还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不少人放弃民办本科源于认识误差。他们纠缠在民办本科的文凭样式、写什么名字、内芯是什么颜色、到了人才市场上别人认不认等等,却忽视了民办本科也是国家正规办学单位,也是国家招生计划,在政策待遇上与公办本科院校享受同样政策等实质性问题。

我不否认在就业市场上由于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有民办院校毕业生遭到拒绝或受到轻视,但那不是全部。有人受到轻视、也有人得到重用。民办本科毕业生没有政策性歧视,在工资标准、评晋职称等方面与公办本科生政策一致。

因此,为入学计、为争取本科学习机会计,只要不是经济条件原因,就不要轻易放弃民办本科。
4 选院校还是选专业

进“大门”还是进“小门”,这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化解这道难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是名牌院校,就选“大门”;如果不是名牌院校,就选专业(小门);如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则坚决选其行业背景和专业。

北京大学江苏招生组老师在南京做招生宣传时说:本科选院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也提示考生:报考研究型大学,可以淡化专业概念,因为学校实施的是通才教育。选择不是顶尖层次的院校,仍然可以采用此理念。1000多所招生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等差异,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例如“211工程院校”、“973重点资助院校”、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高职院校等等,本身层次不同,而专业建设上的差异可能更大。

排名靠前的院校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强势专业,而排名靠后、实力稍弱的院校也会有一流的专业。有的学校排名并不拔尖,但是它的某些专业是国内一流的,专业排名远远高于其院校排名。

考生要做的是获得这些院校的准确信息。还有一个考虑方向:本科后是深造还是就业。如果倾向于深造,应该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和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科;如果倾向就业,则应该更多关注学校的行业背景、就业基地和专业的应用性。

5 如何选报理想专业

考生对选报专业的兴趣应该是理性的兴趣,而不是表面的热情。曾经有不少考生表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执意要报考,但是他们的数学、物理成绩不佳也没有学习动力,更不知道计算机专业要学哪些课程。说穿了,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实则是对电脑游戏的兴趣,是将电脑游戏当作计算机专业了。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例如数学、物理不好,怎么能学好以数学、物理为核心课程的计算机专业呢?更常见的现象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专业志愿,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进入高校以后提不起专业兴趣,失去学习动力。

所谓“理性兴趣”是指考生在中学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高考选科、选报志愿基本吻合,而且也大致符合个人的发展愿景。此外,学科面比专业面宽,因此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宜宽不宜窄,在一个学科门类中,可以选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6 如何拉开志愿的梯度
平行志愿较之传统办法分享减少,但在选报时也要有风险意识。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拉开档次,形成梯度。

所谓“档次”是指院校在历年招生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差异。拉开档次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院校所处的地区,总体上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校投档线要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高于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二是学校的层次,重点高校会高于普通高校;三是历年院校招生实际录取线的差异。档次区分开了,也就形成了梯度。

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和考生限定了报考的范围,致其志愿无法拉开档次,也难以形成梯度。例如,就地区而言,在大范围有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北之分,在省内有苏南、苏北、苏中之分,但如果局限在南京,你怎么分?难道用江南江北来拉开档次不成?

还有的考生A、B、C志愿选报的都是同类院校,即使其往年录取分数线也仅仅在3-5分之间,在这样的同类院校中,又如何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呢?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将选择面放宽,然后调整好上批院校与下批院校志愿的关系,确定好填报志愿的重心位置,用上述办法调整好志愿的档次和合理梯度,力争在重心位置上命中。

7 如何看待专业和职业
考生和家长们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往往将专业等同于职业,自觉不自觉地用选择职业的眼光和尺度来选报专业,这是一大误区。
我国院校的专业设置早期源于前苏联,分类很细,职业特征明显;且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人才培养对应行业甚至岗位,计划色彩浓厚。

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整与改造,目前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已经从过去的1000多个调整为250多个,专业特征体现为宽口径、厚基础,对应的不是一种职业或岗位,而是一个领域或一个界别,适应面大大放宽。打个比方说,现在高校的专业建设犹如做裱花蛋糕:不同蛋糕的底座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上面的裱花和内容。高校按大类、院系招生后,大类或院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都是“蛋糕的底座”,都是通用的、共通的;而到了二年级以后,则开始进行专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即开始“裱花”。

到那个时候,学生就可以选择带有行业或职业倾向的了。而由于已经有了2年的专业学习,对专业自身、行业背景也有了相应的感受和认识,选择起来就比现在理性了。

8 没考好要不要复读
对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来说,复读是很多人的选项之一。究竟要不要复读,我觉得要做具体分析。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贯优异,只是在本次高考中因为伤病等意外原因严重失常,完全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他们要用复读重考来挽救失利。有的考生平时不甚用功,本次高考成绩在“临界点”上,或差点儿本科上线,或差点儿上公办,他们决意刻苦用功再考一次以突破“临界点”。

除了上述两类考生,很多的人是感到成绩不好、上不了理想学校或理想专业,不愿意去外地院校、不愿意读民办等原因选择复读再考,我觉得这部分考生面临风险。

如果选择复读,就要考虑复读的教育投入、学校选择、心理调适、时间成本等问题。首先,复读需要投入经费,目前高中落榜生复读一年的费用通常在万元以上,如果到外地县中还要“贵”;其次,选择复读学校,现在社会办学机构的高补班广告满天飞,实则鱼龙混杂,且多数不可信;第三,学生心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背上复读生的包袱极易导致心理紧张,家长也陪着心理疲劳;第四,复读要付出至少一年的时间成本,且很难看出一年后高考成绩能有多大提高。

还有一个“平台观念”:如果能够依据今年成绩进入大学学习,尽管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平台;而如果选择复读,则仍然滞留在中学应试教育平台上。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

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

1.不一定要去他直升的那个大学读鸭,看你自己喜欢呀,有些学校的直升会很容易,但是如果你的成绩很不错的话,完全可以不直升的。

2.可以参加 专升本 自考吖,或者有些学校会有自己招生的考试,要多多关注一下你喜欢的学校的官网,看看有没有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再根据招生计划努力学习,达到分数线上就OK吖。

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

三本院校升级成为二本院校条件是什么

潜力网(https://www.fzqlh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三本院校升级成为二本院校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二人等。

大学及学院在建校招生时,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二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一人。具有副教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应当不低于本校(院)专任教师总数的10%。

大学及学院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院)专任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高等专科学校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高等职业学校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

扩展资料:

二本院校设置要求规定:

1、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第三季度办理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批手续。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第三季度以前提出申请,逾期则延至下一年度审批时间办理。

2、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由学校的主管部门邀请教育、计划、人才需求预测、劳动人事、财政、基本建设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报告。

3、凡经过论证,确需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筹建普通高等学校申请书,并附交论证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潜力网

以上,就是潜力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潜力网:www.fzqlh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3+2大专的两年本科一定要去它直升的那个大学读吗?怎样转为不是3+2的”相关推荐
高职生就业率首超本科生吗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生就业率首超本科生吗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生就业率首超本科生吗?近日,成都融创单招升学指导中心获悉:一年一度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新鲜出炉,据蓝皮书显示,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超过了本科生。事实上,近十年以来,高职的就业率一直在稳步上升。甚至有用人单位表示,就算摒弃成本问题,比起一般学院的本科生,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录用专业技能更熟练的高职生。仅从这个角度看,高职就业率实现了与本科生的逆转,也是在情理之中。高

2023-03-26 01:56:52
“五年一贯制高职”和“3+2高职”有什么区别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五年一贯制高职”和“3+2高职”有什么区别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五年一贯制高职”和“3+2高职”有什么区别? 很多同学分不清”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都是五年学习时间,最终都获取了全日制大专文凭,但这两种学制还是有区别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升学途径。 五年一贯制 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指的是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按照招生计划,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

2023-03-22 05:57:44
高职单招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招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单招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招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单招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招?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上大学的唯一途径就是高考。其实你还有另外的选择——单独招生。什么是单独招生?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不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夏季高考、春季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

2023-03-24 20:44:36
高职单招与统招毕业证一样吗,可不可以报外省的学校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单招与统招毕业证一样吗,可不可以报外省的学校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高职单招与统招毕业证一样吗,可不可以报外省的学校关于高职单招的一些问题还有很多家长和学生不理解,下面老师给大家解答单招与统招两者拿的毕业证是不是一样有没有区别。单招和统招的毕业证一样吗?单招和统招哪个好?答:一般单招毕业后拿的是大专文凭。但有部分学生和家长担心单招录取后拿到的文凭与高考录取后拿到的文凭有差别,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对的——单招录取跟高考录取是没有区别的!入校之后也不会

2023-03-25 06:21:24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哪些高职专业可以升本科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哪些高职专业可以升本科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哪些高职专业可以升本科?据2020年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关于专升本的最新消息,可以专升本的专业列举如下:1、医学院的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2、艺术学院的动漫制作、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等专业;3、经济管理学院的旅游管理、农村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保险、电子商务等专业;4、土木工程学院的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建设工程监管、建筑工程技术、建

2023-03-23 05:59:23
为什么选择高职单招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高职单招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高职单招?为什么要选择高职单招而不选择高考呢?也许这是好多高三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咱们今天先来说说选择单招的好处1.可以用不高的分数,上一个好的一流专科学校。2.可以避开高考的锋芒,增加自己能上大学的机率。凡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将会提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直到9月份才到大学报到入学,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3.单招学校毕

2023-03-26 04:05:48
参加高职单招不需要高考报名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参加高职单招不需要高考报名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参加高职单招不需要高考报名?谁说的!必须要报名!很多同学对高职单招报名有疑惑:我可以不报名高考,直接报名高职单招吗?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只有通过了高考报名的同学才能参加高职单招考试。基本上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职单招招生工作通知中,招生对象都会有这样一个要求: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该省本年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 高职单招解析高职单招是国家积极推动高

2023-03-21 04:30:28
五年制高职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五年制高职 3+2高职大专和3+3大专的区别是什么

五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是指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也称五年制大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前三学年为普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后两学年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毕业生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毕业生就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023-03-21 12: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