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报考机械制造与
自动化专业中职生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科学衔接,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毕业生报考高职班单独招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 号)。
2、国家职业标准:钳工(装配钳工、职业编码:6-05-02-01,工具钳工、职业编码:6-05-02-02,标准发文:劳社厅发[2002]1号、人社厅发[2009]66号)。
3、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工基础知识:
(1) 机械识图;
(2) 机械基础;
(3)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4) 初级车工、铣工、磨工、钳工工艺知识与钳工操作技能。
4、本大纲涉及的国家标准,以现行的2008年底前颁布执行的为准。
三、考试方法
本职业技能考试旨在考查学生技能操作水平,采取实际操作的考试方式。考试总分为200分。基于钳工技能在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中所到起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故以钳工作为考试工种。考试时,考生抽取考试图纸,识读后根据图纸技术要求,
完成零件加工操作考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试组织:考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为一人一工位。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应知)
(一)机械制图知识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 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要求;
(2) 了解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能正确进行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3) 了解机械制图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基本概念,理解其符号、代号含义,能正确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2、投影基础
(1) 了解投影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 了解点、直线、平面的绘制与投影规律;能识读点、直线、平面的空间位置;
(3) 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能识读与绘制物体三视图。
3、基本体及其截断
(1) 能识读与绘制平面体、回转体(圆柱)的三面投影;
(2) 会使用平面基本体、回转体(圆柱)表面取点的方法;
(3) 了解截交线的概念,会使用简单基本体的截断画法。4、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
(1) 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画法与标注方法;
(2) 理解常用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与标注方法;
(3) 了解局部放大图、常用的简化画法。5、零件图
(1)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 能识读一定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3) 能识读零件图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二)金属加工与实训知识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 了解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理解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概念;
(2)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3) 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概念,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2、冷加工基础
(1)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①了解金属切削运动及其特点,理解切削用量三要素的概念、符号、选择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②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其应用特点,能针对常见加工材料及条件进行刀具材料选择。
(2) 常用加工方法及其应用基础
①了解常用钳工工具、刀具、辅助工具的种类及用途,能进行常见工作条件下的工具、刀具及辅具种类选择;了解常见钳工工艺的应用特点;
②了解常用量具种类,能进行常用量具的使用与简单保养;
③了解常用机床的安全操作知识;了解常用机床的日常保养要求。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一)考试科目
基于钳工技能在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中所到起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故以钳工作为考试工种。考试时,考生抽取考试图纸,识读后根据图纸技术要求,完成零件加工操作考试。
(二)考试方法与分值比例1、考试时间:20分钟;
2、考试组织:考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为一人一工位;
3、分值比例:安全文明生产约占 30%,基本操作技能约占 70%;
4、评分方法:考评员根据考生表现,在考生评分标准上现场评分;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要求且拒不改正者,根据现场考评人员确认,取消该考生考试资格,该考生将不予录取,考生现场确认。
(三)考试条件及其材料要求1、考试设备及毛坯材料
(1) 设备:钳工工作台、台式虎钳;
(2) 工具:划线平台、铁刷子、清洁用棉纱、划针、手锤、手锯、锉刀、刀口尺、直角尺、划线高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等;
(3) 毛坯材料:Q235钢板,厚度6mm。2、考试技能要求
(1) 具备划线、锯削、锉削的基本能力,并遵守安全文明生产的操作规范;
(2) 正确使用常用钳工工具与游标卡尺、千分尺、钢直尺、角度尺、直角尺等常用量具;
(3) 正确识读零件图,了解钳工加工技术规范要求;
(4) 能按图纸及工艺要求,合理安排加工步骤,完成单个零件加工。3、考试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1) 服从监考教师安排,遵守考场秩序;
(2) 操作时穿好工作服,袖口需扎紧,戴工作帽,正确执行安全技术规范,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 加工步骤设计合理、加工工具选择正确;
(4) 正确使用量具测量工件,工具、量具摆放整齐;
(5) 加工结束后应将所有用过的物品擦拭干净,摆放整齐,将台虎钳钳口调整到开口最小位置。
(四)主要考核内容与分值分配:
序号 | 考核项目 | 配分 | 考核主要内容 |
1 | 安全文明生产 | 60 | (1)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分) (2)正确执行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10分) (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根据现场考评人员记录,考生现场确认,可以一票否决。) (3)遵守实习场地及设备使用规则。(20分) (4)爱护设施设备及工量具。(10分) (5)测试结束后工位的整理与卫生,工量具摆放整齐。(10分) |
2 | 基本操作技能 | 140 | (1)正确使用划线工具。(40分) (2)用直尺、游标卡尺、角度尺等测量零部件的尺寸。(20分) (3)制作工艺正确。(40分) (4)操作规范。(40分) |
新增9个专业,读高职有了更多选择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
氢能技术应用、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跨境电子商务、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葡萄酒营销与服务、
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
陵园服务与管理等六大类9个专业增补进入高职专业目录,从2020年起执行。
为什么要设置这些新专业?
相关人才如何培养?
就业前景怎么样?
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介绍,新增专业都是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涌现出来的新需求、新业态,由高等职业学校及相关行指委提出增补专业建议,经过初评、专家评议和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等程序最终确定的。
为满足2022年冬奥会的需求,响应国家《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冬季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目标,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申报冰雪设置运维与管理专业。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在体育类设立冰雪设施管理与经营专业,汇聚相关院校和冰雪产业力量共同确立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打造高水平课程,精准服务冰雪产业,是保证冰雪产业人才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高铁网,但相关铁路高职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的线路工、桥隧工、信号工、接触网工培养维修人员,教学内容与高铁综合维修需求相差较远。”
全国铁道行指委提出开设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专业的建议。
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此次公布的新专业中,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和面向新能源燃料电池生产的氢能技术应用专业。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高层、中层和低层的人才都有大量的社会需求,且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如果将能够把人工智能理论模型技术化的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设定为1,那么其上层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所占的比例为0.01,而人工智能产业实用人才的需求比例则为100,而后者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
灵敏反应市场就业前景乐观
记者注意到,研学旅行、跨境电商、陵园服务、葡萄酒营销等也成为高职专业。那么这些专业的设置依据是什么呢?
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邓青表示,自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两年多来,中小学研学旅行参与率呈显著增长态势,但目前研学旅行带队老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
导游。中小学教师大多是单科教学,缺乏跨学科能力,不太懂户外,不擅长安排吃住行等环节。而导游大多对教学方法、认知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缺乏教育情怀,大多停留在生活老师或服务员角色,在“学”的层面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研学行业急需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照标准培养相应人才,逐步将研学人才培养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开设研学旅行相关专业正逢其时。”邓青说。
类似的还有跨境
电子商务专业。该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指出,“虽然目前设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很多,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较强,单一专业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在跨境电商专业的描述中,增加了“了解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经济、地理、有关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及交易习惯”“掌握
国际商务礼仪”等要求。
市场需求带来就业前景,不仅催生了研学旅行、跨境电商这样的交叉专业,过去冷门、小众的职业也开始走入校园。
“每年至少需要5000至1万名以上的经过专业培养的高素质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加入。”湖南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国内50多家陵园和公墓企业进行调研后,申报了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据介绍,目前,国内仅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开设相近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约600人。随着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高素质陵园和公墓从业者成为行业急需人才。
“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提出开设葡萄酒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建议,“国内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集中于葡萄酒的‘前端’,即葡萄种植、养护、葡萄园管理、葡萄酒酿造等,缺少‘后端’,即葡萄酒的品鉴、服务、营销等。”新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高级侍酒师、高星级酒店酒水经理、高级餐厅经理、酒吧管理者、酒窖管理者、酒庄营销经理等。
学校人才培养已有前期探索
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市场反应灵敏度高,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优势。据了解,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前期探索。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指出,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可以依托原有的“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及“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相关专业,进行二次延展建设。2018
年 1 月,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有 270 所高职院校获批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388
所;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 55 所。据了解,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依托相关专业,从2017 年开始探索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苏州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近年来陆续建立,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超过 3.1
万家,学校先后与阿里巴巴网络公司、百安居建材公司等十余家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并作为主要参与方完成了全国电商行指委《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南(2018)》的制定工作,为开设新专业奠定了基础。
据教育部职成司教学与教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定“高职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增补一次专业”,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常态。自2016年以来,教育部持续发布高职专业目录增补专业。其中,2016年新增专业13个、2017年6个、2018年3个、2019年9个。

飞智网